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: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。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,并且是可以充電的。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產品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,其安全性、比容量、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于鋰離子電池。由于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,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。
?
1.調查電池性能。
通常待機時間和通話時間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電池的容量就是綜合使用時間,也就是待機時間和通話時間。簡而言之,電池的額定容量不應低于標準容量的95%,應充滿電28天,最小容量不低于額定容量的60%,電池的使用壽命不低于400次。如果電池不符合上述標準,可以判定為假貨。
2.用專用工具識別防偽標志。
面對市場上種類越來越多的手機電池,以及越來越復雜的防偽技術,一些大公司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防偽技術。例如,新諾基亞的手機電池標有特殊的鋰,需要通過特殊的棱鏡來識別,這種棱鏡只有在諾基亞才有。因此,隨著防偽技術的提高,人們很難從外觀上辨別電池的真假。
3.用專用檢測器識別電池。
單從外觀來看,手機的質量很難區分好壞。因此,市場上推出了一款手機電池檢測儀,可以對電壓2k-6.0V、容量小于1999毫安時的鋰、鎳氫、鎳鎘等電池的容量和質量進行檢測和判別,具有激活、充電和放電功能。整個過程由微型鋰電池根據電池的特性進行控制,可以實現電壓、電流、容量等被測技術參數的數字化顯示。
4.觀察充電異常情況。
一般正品手機電池內部都要有過流保護器,在外部短路導致電流過大時會自動切斷電路,避免燒毀或損壞手機。另外鋰電池有過充保護電路,使用非標電器、交流電流過大時會自動切斷電源。如果在充電過程中,發現電池嚴重發熱或冒煙,甚至爆炸,就說明電接地是假的。
5.檢查電池標識。
國家規定,手機電池的外包裝上應清晰標明商標、廠名廠址、電池正負極、額定容量和材質,其中額定容量是衡量手機電池價格的重要因素。如果沒有標記或標記不完整,則視為有缺陷。
另外,真電池的logo是用強力膠粘貼的,不容易撕下來。另一方面,假電池可能一撕就把整個標簽撕掉。